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9|回复: 0

[内蒙动态] 通辽市精准扶贫啃下“硬骨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4 0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贾雪 责任编辑:May 2016-10-12 10:25:01 来源: 通辽日报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阶段,为确保把贫困问题搞明白,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弄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年初以来,通辽市制定了《通辽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方案》,先后开展三次建档立卡“回头看”,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贫困人口识别“六不准”原则,各旗县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九不准”“十不准”等具体措施,采取“532”工作法,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识别出来,录入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截至4月底,通辽市13.54万贫困人口录入工作全部完成,通过“回头看”累计动态清退61285人,重新进入59498人,体现了该退则退、应进则进的原则,切实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扶持谁”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谁来扶”。

通辽市坚持把扶贫开发列为头等大事和头号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选派市级、县处级领导和科级及以下干部10241人驻村扶贫,其中,市级领导32人,包联960户、3200人;处级领导431人,包联6465户、21550人;科级及以下干部9778人,包联46264户、110698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干部包联全覆盖。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旗县”和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机制。落实干部“三到、三有、一管理”措施,做到扶贫有规划、有项目、有实效,实现干部包扶到户到人、台账式动态管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扶持谁”和“谁来扶”的问题解决了,“怎么扶”才能让贫困户真正脱贫,成为摆在通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通辽市通过“五个一批”分类扶持,对1.06万户贫困户逐户制定脱贫方案,对4万贫困人口逐户造册落实扶持措施。整合资金30.58亿元,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和安排就业减贫3.4万人,占比近85%;整合资金1335万元,通过生态补偿减贫890人,占比2.23%;整合资金1.9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减贫3230人,占比8.08%;整合资金1.08亿元,实施教育扶贫减贫4350人,占比10.88%;整合资金1.42亿元,实施纳入低保等兜底性政策措施减贫4125人,占比10.31%,多项措施交叉扶持4.8万人次。同时,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为全市13.5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商业大病保险,在全市范围推广“家庭病床”。

精准帮扶

告别“大水漫灌”

62岁的胡宝家住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图古日格嘎查,自己身体不好,老伴又常年有病,干不了农活,是典型的贫困户。老两口现在住的房子,为“十个全覆盖”资助所建,全家的收入抵不上老伴看病的支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自去年科左后旗扶贫办将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胡宝一家迎来了生活的“春天”。

“扶贫办帮忙做抵押,一家分得一头母牛,下了牛犊归咱家,母牛领走,分给下一户贫困户养,往后,牛越来越多,钱就越来越多。”胡宝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扶贫办联系的养鸡合作社,赊给我们家318只鸡雏,技术员上门来指导。这不快到统一收购的日子了嘛,一只鸡挣30元不成问题。还有房后那1700棵树苗也是赊的,到2018年,一棵能卖20到25元,我家这些树苗能挣4万多块钱呢!”建鸡场、种树苗、盖牛棚,说起这个夏天家里发生的变化,胡宝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

通辽市着力将库伦旗茫汗苏木哈图嘎查打造成脱贫攻坚示范村,包联领导发现村里有7户是有高利贷的贫困户,决定先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借高利贷的问题。由政府牵线搭桥,协调农业银行向每户提供无息无担保贷款5—10万元,通过这种“置换”,让贫困户早日还清高利贷,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缺少资金、担保难是贫困户甩掉“穷帽子”的巨大阻力。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今年6月,农行通辽分行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全市10家支行行长纷纷签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投放责任状”。农行科左中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扶贫贷款业务,实行“两免一直一优先”放贷政策,即对建档立卡特困户通过3—5万元三年可循环、免抵押、免担保及政府全额贴补贷款利息政策,帮助农牧民增强自主“造血”能力,实现脱贫摘帽。同时,为建档立卡特困户开通“绿色通道”专柜,缩短放贷流程,加快放贷进度,降低融资成本。目前,该行已为哲日根吐嘎查168户农牧户提供金融扶贫贷款759万元,发放贷款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81%。其中,扶持建档立卡户9户,贷款金额37万元。

创新机制

激发“造血功能”

为使帮扶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增强贫困户致富能力,通辽市积极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改进扶贫工作方式,采取“银行提供金融贷款+贫困户入股+企业分红”这种“三合一”模式,扶持没有劳动能力、缺乏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脱贫。

——开鲁县与伊赛集团合作、扎鲁特旗与邦杰公司合作,共计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现已签订协议,贫困户不参与经营,每年可获得3000——4500元分红,目前银行放贷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科左后旗禾丰水稻协会带动散都苏木巴音乌愣、哈拉图德敖包两个嘎查的贫困户77户、196人。

——奈曼旗青龙山镇青龙山村农机合作社用“三到”项目资金购买大型农机具,带动贫困户20户、50人,户年均分红3000元;大沁他拉镇昂乃村与哈达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43户、112人,目前养殖小区棚舍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科左中旗东五井子肥尾寒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8户、70人,目前母羊存栏2000多只,育肥羊存栏1600只,年出栏商品羊2万多只;架玛吐镇北架村山村葡萄种植合作社将200亩残次林改造成葡萄园,带动贫困户79户、189人。

——库伦旗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机构进行扶贫成效评估,被评为“A类”,列全区五个抽评盟市前列。通辽市在总结该旗第三方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实施意见》《旗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专项考核办法》,为明年国家开展第三方评估打下基础。

重点项目

带动精准脱贫

通辽市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形成精准扶贫辐射网,带动全市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今年,通辽市435个“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村到位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22750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于20户的“三到”项目村,实行直补或购买基础母畜等进行扶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于20户的“三到”项目村,将“三到”项目资金作为金融担保补偿金,按1:10比例放大,目前已投放“三到”项目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同时,与“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机结合,投入“三到”项目资金6542万元,为7743户建档立卡危土房改造贫困户进行直补。

截至8月末,通辽市“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累计投放贷款35.06亿元,滚动扶持6.26万户贫困户。今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投放9.69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5.5亿元的176.4%。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3.65亿元,惠及8398户,需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79.23%。同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62亿元。

通辽市整合投入资金1.94亿元,落实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30人,同步搬迁1544人,房屋1357套,建筑总面积7.942万平方米,覆盖6个旗县、156个嘎查村。目前全市易地搬迁33个项目区均已开工建设。其中,整村搬迁2个项目区,行政村就近集中安置16个项目区,依托小城镇建设安置4个项目区,村内分散安置11个项目区。所有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中旬可全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通辽市大力推进生态补偿、生态保护工程和教育扶贫工作,将89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基层草原监理员和村屯保洁员;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读情况排查,扶贫部门与教育、民政等部门协作,市、旗县、苏木镇、嘎查村四级联动,核定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4350人。

今年,通辽市对412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目前,全市各旗县市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享受低保1347人、五保51人;通过与各旗县协调,下半年再进入低保2643人、五保84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38969人,10月底前将完成13.24万人体检任务。

到2016年底,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到2017年,扎鲁特旗、开鲁县两个自治区重点贫困旗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和库伦旗四个国家重点贫困旗县脱贫摘帽。全市435个“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村,2016年底将退出118个;到2017年,其余318个将全部退出,实现稳定脱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用户|网站介绍|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地图|设为首页|霍林河信息港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11-2024 霍林河信息港 备案编号:蒙ICP备11001371号-1蒙公网安备15058102000003号
地址: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官方QQ群:12340475;腾讯QQ:1595215298;电话:13204759339;邮箱:huolinhe@163.com
特别声明:本站禁止发布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与图片等内容;本站内容均来自个人观点与网络等信息,非本站认同之观点,我站不负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